返回

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85章 李俊要回来了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秀不秀的,倒是跟王烨和梁山关系没那么大。

    就是看到孛儿只斤·合不勒的名字,也不过是对这个蒙兀族的部落长多看了两眼罢了。

    这是铁木真的曾祖吗?

    算了,打铁终须自身硬,所以王烨要做的,就是把自家这么点事情给弄清楚。

    官吏、律法、民心~

    这是宗泽给画的重点,王烨深以为然,当然还有军队。

    萧嘉穗写了一篇长报告,阐述了对上女真这七个万户的种种可能。

    结果不是特别好,也不算特别差,大概就是属于那种能接受的结果,三七开。

    不是胜率,而是伤亡比例大概是在三七。

    而且因为金国都是骑兵,战场又是辽东平原,很容易陷入到长久的战争拉锯之中,报告中种种数据翔实,论述的清楚明白。

    最后总结出来的一句话重点就是,需要扩兵,扩骑兵。

    至少需要两万骑兵,就是不立刻投入战场,也得在济州岛开始参加预备役训练。

    这边王烨还在考虑两万骑兵的统领人选,这是比两万骑兵更麻烦的事情,结果又出其他问题了。

    萧嘉穗的报告算是起了个好头,六部长官与各州知州,陆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哭穷和发展规划。

    马上年底了,该研究明年怎么花钱了,可不是得先打报告吗。

    这不看不知道,一看,王烨才知道什么是麻头皮。

    没办法,大家说得都好有道理,好像哪里不花点钱都不合适。

    比如这济州岛卫戍调整事宜~

    比如这开凿山体,联通高丽半岛东西两处规划~

    比如这釜山开发攻略~

    ······

    桩桩件件的,都是做了就有能看见的好处的。

    再加上六部初立,都想着明年补充吏员,然后部内如何开展工作。

    有什么大的项目?为什么做?怎么做?做了什么好处?都说的清楚明白,就差王烨点头了。

    老子不是挺有钱的吗,怎么这一算还差那么多?

    王烨扪心自问,实在是有些弄不懂。

    要知道日本的横财虽然花出去了,但是矿在那呢,一个家里有矿的人,怎么能穷?

    而且人吕颐浩确实是能人,日本这种还在打仗的地方,竟然已经不用梁山贴补钱进去了。

    不提矿,那收入是户部的,只日本本地的税收便能支撑移民安置,粮食产出甚至已经在支援前线驻军了。

    这就是本事。

    大本事。

    但是王烨还是钱不够,或者准确的说,钱就不可能够。

    能在梁山如今做官的,基本都是聪明人,谁都知道把这种大工程弄到自己治下有多少好处。

    可不仅仅是汇报上来的账面好处,开山挖渠的,他也雇人啊,就是咱清正廉明不下手,也能锻炼官吏队伍,还能让百姓挣到钱,安稳民心,这不也是政绩?

    嗯,这大概就是国家宏观调控,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体现了。

    所以谁都想多吃多占,自然的梁山财政上就不够了。

    而且麻烦的事情还不止一点,此次还冒出来了文武之争。

    梁山最早是个山寨,只有武没有文,争不起来,但是随着梁山治下百姓越来越多,这官吏自然就越来越多了。

    往常是先军政治,梁山大军军饷占了梁山各处花费的大半。

    这次不行了,从王烨统计的各项开销上来看,文官合计出来的种种花销已经超过了在军队上的投入。

    如果解释的话,这也算正常,毕竟梁山没有进行多大规模的扩军,军费的开支虽有增长,但是比例不算高。

    但是百姓这一年是增长了百多万的,这些人又不免税,上半年安置的那些,税收都已经入账了。

    三百万百姓基本上就能养十万大军,这算是比较合理的一个配置,毕竟西夏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,人家这么多年不也就过来了。

    所以六百万百姓养着如今这规模的梁山大军,便是没有这么些外财,问题也不大的。

    军队的军饷不能说涨就涨,梁山目前普通士卒的军饷已经接近大宋禁军的待遇了。

    大宋禁军的军饷要是按照标准发的话,还是蛮高的。

    而且各种福利待遇加起来比大宋禁军更好。

    “宗师教我。”遇事不决问宗泽,这是现在王烨的日常了。

    “有什么教的,百姓近六百万,官吏日多,花的钱多些不也寻常。”宗泽倒是不在意。

    “六百万百姓也还好吧,还没有江浙路一路百姓多。”王烨道。

    “所以你是觉得咱们官吏多了?”宗泽问道,人家一道当然没有梁山官吏多的。

    王烨挠挠头,嘿嘿一笑,“我自然是知道,咱们跟人家江浙路不同,只是私心觉得官吏需要百姓养活,太多了容易出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大宋三冗之害不远,你有此想法

第385章 李俊要回来了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